经常跑粤东闽南的人肯定有这体会:从厦门去广州,开车堵高速得 5 个多小时,坐高铁还得绕到深圳,折腾大半天;汕头到厦门更别提,明明直线距离近,走起来却像绕了个大圈。但再过三年,这档子糟心事就彻底翻篇了 —— 漳汕高铁一通车,这些难题全解决。
先说说这高铁为啥这么重要。它可不是随便修的一条路,是国家 “八纵八横” 高铁网沿海通道的关键一段,就像给东南沿海的交通动脉补了关键一节。以前广州、汕尾、汕头、漳州、厦门、福州这一串沿海城市,高铁没法直接连起来,粤东想跟珠三角、长三角打交道,总被交通卡脖子。现在这条高铁一建,等于打通了 “任督二脉”,粤东的玩具商往福建发原料、闽南的茶商往广东送茶叶,都不用再绕远路,这不就是粤闽老百姓盼了多年的 “携手奔富路” 嘛。
再看看这条高铁的 “家底”:全长 175 公里,广东段占了 48 公里,设计时速 350 公里,计划 2028 年就能坐上。全线设了 7 个站,漳州、漳浦、汕头这三个是老站,东山、诏安南这些是新建的。别小看这些新站,就说东山站,以后想去东山岛看海,下了高铁走几步就到,比现在开车绕山路省老劲了,喜欢旅游的朋友肯定乐坏了。
要说这工程里最 “硬核” 的,还得是潮汕韩江特大桥。这桥全长近 34 公里,光听长度就知道不简单,其中跨东里河的主桥更是难上加难 —— 主跨 264 米不说,墩身和梁塔还得呈 40 度斜着建,这在国内跨度 200 米以上的铁路桥里,角度是最大的。打个比方,这就像你搭积木时,非要把两块积木斜着拼,还得保证整个结构稳如泰山,施工难度可想而知。但的建设团队不仅没犯怵,还提前 2 个月完成了主墩承台浇筑,光这个承台就长 23.2 米、宽 33.2 米、高 4 米,灌了 3081 立方米混凝土,差不多能装满 12 个标准泳池,这效率够给力吧?
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技术突破。今年 8 月底,这座大桥的首榀 40 米箱梁成功架起来了,这箱梁重 950 多吨,相当于 700 多辆小汽车的重量。别觉得这只是架个梁简单,这种 40 米跨度的铁路简支箱梁技术,在广东还是头一回用,直接填补了华南地区的技术空白。以后坐高铁过这段,车身稳得很,连咖啡都不会洒出来。
建高铁不光要 “力气大”,还得 “脑子活”。澄海的漳汕制梁场就玩出了新花样,靠机械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这 “四化”,把箱梁预制搞得明明白白。就说钢筋加工吧,以前得 12 个人围着干,现在 3 个人盯着机器就行,还用上了钢筋智能绑扎机器人,绑出来的钢筋又整齐又结实,比人工快多了。而且他们还搞 “云端控制 + 本地执行”,不管是箱梁转运还是吊装,都提前反复论证,连应急预案都想好了,确保施工零事故,这才是现代化建设该有的样子。
现在项目进展也很顺利,汕头段的先行用地已经全部移交,潮汕韩江特大桥、跨莲阳河钢混梁这些难啃的 “硬骨头”,都进入了施工高峰期。先行段的桩基全打完了,正在建墩台和连续梁,梁场也准备好了,马上就能批量制梁,照这速度,2028 年通车稳了。
等通车那天,变化可就大了。漳汕高铁会和福厦高铁、汕汕高铁连起来,形成从宁波到广州的甬广高铁沿海通道。到时候厦门到广州只要 2 个多小时,比现在少花一半时间;汕头到厦门更夸张,1 小时内就能到,去上海也才 6 小时,到广州 1 个半小时。以后粤东、闽南的人不管是商务出差、走亲戚还是旅游,都能实现 “2.5 小时交通圈”,早上在汕头吃牛肉丸,中午去厦门喝沙茶面,晚上到广州叹早茶,这日子想想都美。
对经济的带动更不用说。汕头的纺织服装、玩具创意是两大支柱产业,以前往福建、浙江运货,物流绕路成本高,高铁通了之后,产业互联更方便,汕头作为全国重要产业带的吸引力会更强。文旅方面就更不用提了,汕头小公园、南澳岛本来就火,以后外地游客坐高铁来更方便,文旅产业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。
当然,这工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,跨东里河、莲阳河的大桥施工难度大,征地拆迁、交通疏解也得协调不少事,但的建设者靠技术创新和耐心协调,都在一步步解决。毕竟这高铁建的不是路,是沿海老百姓的好日子,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快车道。
最后想问问大家,你家在漳汕高铁沿线吗?等 2028 年通车了,你最想坐高铁去哪个地方?是去漳州逛土楼,还是汕头吃海鲜,又或者是厦门看海?评论区聊聊!
正规的配资平台,319策略,股票配资工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