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各地不断升温,烧烤模式下,健康“隐形杀手”也悄然而至。
说起“热射病”可能很多人不了解,但是每年都有人因此而死,原来热真的能死人。
就在最近,河南一位37岁的快递员,顶着近40℃的高温连续送了十几单快递,当天中午回家吃饭时就曾表述过身体不适,还喝了些冰饮料,就又出门了。
结果下午晕倒在电动车上,过来好几个小时后才被发现,家属表示“医生说是热射病,血管都爆了!”
还不止!
深圳39岁一男子为了多接单,顶着高温连续送了十几单快递 ,结果在路上忽然倒地不醒,路人发现后赶紧报警送医,到医院后检查体温超过42℃,医生初步诊断是热射病,加上男子事发前还喝了点酒,又连续高温作业,最终因为病情危急,血压快速下降,抢救无效离世。
而在前不久,还报道过一则热射病事故,一外卖小哥高温天持续送餐,结果突然倒地抽搐,体温也是直接飙到41℃,被直接确诊热射病,被紧急展开救治。
近日类似的事件还在不断发生,长沙市中医医院介绍,最近急诊接收了多名热射病患者,其中一位73岁奶奶因舍不得开空调,在家中中暑热晕,送医后体温较高,
排除其他基础疾病后,考虑到事发前患者一直处于闷热环境下,最终确诊热射病,所幸救治及时,目前奶奶已脱离生命危险。
“热死人”,这不是在开玩笑!
一、高温天气来袭,警惕热射病
所谓的热射病,其实是中暑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,当人体出现热损伤且引起致命性疾病,致死率非常高。
试想一下,体温超过37摄氏度就已经是发烧了,而热射病患者核心体温会突破40℃,高温会给我们的心、肝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一定灼伤,如果高温一直不退,就会进入第二重打击,引发体内炎症反应,各种毒素从肠道进入血液,给全身带来连环伤害。而且这个过程可能仅仅只需要几个小时。
一旦发展成热射病,等待你的结局往往不太妙,而且死亡率较高,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,死亡率高达80%,即使不死最后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后遗症,生活质量直线下降。
另外,热射病高发群体一般集中在户外工作人员,包括送外卖、送快递、修路工人、建筑工人还有环卫工人等,此外如果有甲亢、帕金森、少汗症、严重皮肤病人群,还有一些免疫力较差的年老体弱、孕妇和儿童等群体,如果夏天高温不注意降温,长期呆在温度较高的环境,也会增加热射病风险。
二、别把这些症状当普通中暑!
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热射病,出现症状后误以为只是普通中暑,耽误病情容易引发更严重的后果,那么怎么辨别热射病?热射病发生前又有什么信号?
1、体温上升:一般≥39℃以上,且皮肤发烫,没有汗水;
2、意识丧失:感觉意识模糊,容易头晕、嗜睡、反应迟钝,严重可能昏迷;
3、异常动作:心烦意乱,坐立不安,胡言乱语、肢体抽搐;
4、呼吸急促:胸闷气短,心跳加快、呼吸困难;
5、呕吐腹泻:突然感觉恶心,持续呕吐、腹痛腹泻。
如果发现自己或者身边有人疑似热射病的表现,一定要镇静,做好以下两个应急措施,或许能救命:
• 快速降温:从高温暴晒环境转移到阴凉处,比如有空调、风扇的广场或商店等地方,或者赶紧洗个冷水澡,快速降低体表温度。
• 呼叫救护车:热射病发病后情况一般比较危急,需要及时进行救治,可以去就近医院或者呼叫救护车送医。
需要注意的是,出现热射病的患者身体容易出现无意识抽搐,这时千万保证患者口腔无食物或其他异物,如果有呕吐反应最好把患者头偏向一侧,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,保证呼吸道通畅,防止误吸。
三、老年人如何应对高温威胁?
进入7月后气温越来越高,三伏天也即将来袭,正式打开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段,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家庭,高温天更要注意可能的高温威胁,尤其是以下几种错误示范:
1、渴了猛灌水
夏天排汗多,人容易缺水,很多人习惯一喝就猛灌,导致一次性喝水太多太快,其实也不利于心脏健康,因为水分大量涌进血液会增加血容量,尤其是本身有冠心病的人,更容易因此出现胸闷气短,甚至心梗。建议夏季高温天气下喝水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,每次至少喝100-150毫升水。
2、剧烈运动
不建议高温情况下持续进行剧烈运动,这样也会给心脏增加负担,血液循环大大加快,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,更容易出现心肌缺血、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。高温天运动要“慢”字当先,推荐打太极、八段锦等舒缓运动,运动后切勿立即进入空调房,应用干毛巾擦干汗水。
3、情绪激烈
天气炎热,很多人恨不得一天洗3回冷水澡降温,但频繁洗漱会过度清洁,导致皮肤干燥,容易出现瘙痒症状,另外情绪方面也不要经常动怒,尽量保持平和的精神情绪,还要减少过度的兴奋激动,避免引起其它健康问题。
4、错误时间出门
上午10点到下午4点、正午12点到下午2点都是太阳直射地面,气温持续升高的时候,建议老人选择清晨或傍晚散步,外出时戴宽檐帽、穿浅色透气衣物,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。
如今全国各地已经开始高温模式,大家无论是出行还是在家都要注意做好降温措施,保持体感温度舒适,做好避暑措施,别让高温成为健康隐患。
参考资料:
[1]《暑天高发的“致命急症”,典型特征是无汗→》.生命时报.2025-07-07.
[2]《死亡率高达 70% !近期高发,出现这些症状马上就医》 .科普中国.2024.07.24.
[3]《高温天预防心脏疾病风险,这三件事不要做!》.央视新闻.2025-06-08.
未经作者允许授权,禁止转载
正规的配资平台,319策略,股票配资工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